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主办单位:中国科技新闻学会
编辑出版:《科技传播》杂志社
创刊时间:2009年
开本尺寸:大16开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半月刊
邮政编码:100013
每册定价:30.00元
发行范围:公开发行
网  址:kjcbzzs.cn
投稿邮箱:kjcbzzsyx@163.com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《半小时爱上南华》不只是书名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06日

作家写书,总会竭力起个让读者记得住的书名。

8月2日,漫画文旅系列新书《半小时爱上南华》在上海发布。单听书名,读者就有两点好奇:南华在哪?半小时,真能爱上南华吗?

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,第二个问题,略显挑战。不过,南华县党委政府正蓄足“底气”,努力让这成为可能。

新书《半小时爱上南华》。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

新书《半小时爱上南华》。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

南华不“普通”

南华,地处滇中腹地。旧时称镇南,意为“南方的一个重镇”,后改称南华,意为“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”。

县政府官网介绍其发展优势:南华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,离昆明不远、与楚雄毗邻、到大理很近,交通区位优越。显而易见,南华占据着云南地理的“C位”。

这里物华天宝,资源丰富,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,彝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、底蕴深厚;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有354种,是全国重要的野生菌产地和野生菌交易集散地。

多种资源汇聚,成就了南华一张张响亮的城市名片:“世界野生菌王国”“中国野生菌美食县”“中国野生菌之乡”“中国核桃之乡”“生态美食城”……这些称号,驰名中外。

《半小时爱上南华》是上海混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创团队《半小时漫画》系列科普丛书的新成员,它将南华的历史、地理、民俗、生态和美食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,旨在让读者领略南华的“不普通”。

雨露蘑菇小屋。 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雨露蘑菇小屋。 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南华有看点

新书已发布,人们更好奇了:半小时,真能爱上南华吗?其实,不管是半小时、一小时,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,最终爱上,就是成功。

这个暑期,全国多地持续高温,“来云南避暑”成为热搜话题。蜂拥而至的人群中,不少游客选择了南华作为旅居地。两大卖点极具吸引力:包你菌子吃到饱,包你清凉舒适。

要说清凉,南华夏季平均温度20多度,凉爽宜人。再说菌子,它拥有“世界野生菌王国”“中国野生菌美食县”“中国野生菌之乡”三张靓丽名片。每年采菌季,来南华采菌,已成潮流。

这不,距离南华县城十多公里的雨露白族乡雨露村委会花树大村,白族妇女杨美珍正在当地打造的雨露蘑菇小屋接待游客。

雨露蘑菇小屋有什么?“能住民宿、体验果蔬采摘、自助烧烤、品尝美食,还能到山林里找菌子……”杨美珍一一罗列。

正是在网上看到其他游客的推荐,来自浙江宁波的袁女士一家专程到雨露蘑菇小屋游玩。“前一天下午他们吃了土塘火锅,晚上住了民宿,第二天一早去山林里捡菌子,中午吃完饭,体验得差不多了,我们送他们去了高铁站。”杨美珍说。

为了让更多游客愿意造访雨露蘑菇小屋,“我们把小屋同县内其他景点串联起来,让游客有更多选择;还与旅行社合作,每天一班车,从昆明直达小屋。”雨露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。7月以来,小屋的民宿每天基本满员。

野生菌“花束”。人民网记者-程浩摄

野生菌“花束”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雨露乡还把野生菌包装成“花束”,送给进山采菌的游客,传递别样心意。俏皮的留言写道:“见手青送你,想你到天长地久;鸡枞菌送你,愿你样样都有。”

“收到野生菌‘花束’那一刻,我感觉我在拥抱整个大自然。”游客刘女士的笑容格外灿烂。

除了别致的野生菌“花束”,南华县还优化采菌旅游线路,推出“野生菌+徒步”“野生菌+骑行”“野生菌+美食”“野生菌+非遗”“野生菌+研学”等多种菌旅融合业态,力求让游客食在南华、游在南华、乐在南华。

一年一度的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将在8月7日至10日举行,如果想体验亲手从山林中采捡到野生菌的乐趣,不妨即刻启程。说不定,你对南华的爱意,会在此刻骤然升温。

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。人民网记者-程浩摄

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南华有机遇

如果说游客爱上南华,大多源于感性的惊艳;企业家爱上南华,则更多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性抉择。他们在此投资兴业,助力南华发展。

“为什么是楚雄?为什么是南华?因为这里有好的风土,有拼搏的团队。”今年3月15日,在云南南华老红山绿色食品产业片区,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千升精酿啤酒(饮料)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。投产仪式上,该公司董事长曹德富以设问开场,声音里满是自豪与喜悦。

他为何有此感慨?“得天独厚的风土”前文已有描绘,那“拼搏实干的团队”如何解释?曹德富深有感触:“从土地审批到政策扶持,从基建配套到人才引进,南华县委政府专班全程跟进,提供‘保姆式’服务,让许多看似‘不可能’的目标变成了现实。”

直白地说,曹德富最看重的,正是南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。近年来,南华县聚力打造更优的“南华环境”、更好的“南华服务”、更快的“南华速度”,全心帮助企业融入南华、投资南华、扎根南华。

营商环境持续向好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。南华县招商引资的成绩单,也愈发亮眼。今年1月至6月,全县新签约省外合作项目82项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项,实际利用外资175万美元;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4.96亿元,完成年度目标的115.28%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、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到位资金总量领跑楚雄州。

以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为例,它的落户,犹如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,在南华引发了令人欣喜的连锁反应。当地按照“集群支撑,链式互补,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”的思路,顺势引进了云南春城实业有限公司环保彩印包装箱生产线等4个配套产业项目和1家啤酒销售企业。这一链条带动投资约6亿元,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,预计年产值可达33亿元。

南华县城一角。李天永摄

南华县城一角。李天永摄

南华县的“雄心”不止于此。他们还计划引进糖浆、麦芽等上游企业,以及物流、电商等下游服务商。目标是建成啤酒产业链完整的基地之一,真正实现“建一个工厂、兴一方产业、富一方百姓”的美好愿景。

接下来,南华县将继续秉承时不我待、“事”不我待、“势”不我待的紧迫感,提升营商环境“软实力”,让更多企业家爱上南华。

就在前不久,南华县又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,南华县滇中特色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、陆家垭口光伏发电项目(二期)、凤山湖悠享居康养旅居基地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,协议总投资12.24亿元。

当然,无论是游客还是企业,“爱上”之后,便是长久的“相处”。当最初的惊艳归于平淡,南华靠什么维系这份情谊?我们由衷期盼,南华骨子里的那份上进不息与质朴纯真,能在悠长的岁月里,滋养出深厚而恒久的吸引力,让这份“爱”,历久弥新。
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8号林达大厦A座23层A室(100013)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