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主办单位:中国科技新闻学会
编辑出版:《科技传播》杂志社
创刊时间:2009年
开本尺寸:大16开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半月刊
邮政编码:100013
每册定价:30.00元
发行范围:公开发行
网  址:kjcbzzs.cn
投稿邮箱:kjcbzzsyx@163.com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“重要的事情说七遍”!四字铭文“实证”北京三千年建城史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26日

原标题:“重要的事情说七遍”!四字铭文“实证”北京三千年建城史

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(记者陈钟昊)人们常说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”,但三千年前,有件重要的事情被“说了七遍”。

“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24日揭晓,入选项目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五件青铜器引人注目。尊、卣、爵、觯、鼎……从形制上看,这五件礼器并不算夺目,但铸于它们内壁、器底、器盖共七次的相同铭文却极其重要。铭文中的四个字“太保墉燕”,填补了青铜时代城市设计记载的空白。

“太保”是西周成王时期的召公奭,“燕”指琉璃河遗址所在的燕地,“墉”意为“筑城”——“太保墉燕”,意为“太保召公来到燕地建设都城”。

北京联合大学校长、考古学家雷兴山说:“铭文证实了召公亲自到燕地主持燕都营建,是北京建城史最早的出土文献,实证了首都北京三千年建城史。”

燕山南麓,房山琉璃河镇大石河北岸。

20世纪60年代起,多轮考古在此开展,陆续发掘出“伯矩鬲”“堇鼎”“克盉”“克罍”等文物,逐渐明确了遗址的性质——西周燕国的始封地。这是考古发现的北京最早的城市遗迹,按天文学相关文献和断代研究推算,已有三千余年历史。

2021年,铸有“太保墉燕”等铭文的青铜器在M1902墓葬中发现,证明西周燕都的筑城者就是太保召公本人。为何这件事被反复记录呢?其实,“同铭现象”在西周青铜器中并不少见,但七次同铭,说明“太保墉燕”一事对墓主人而言十分重要。

根据铭文记载,墓主人叫“作册奂”,“奂”是姓名,“作册”是职业,类似当时的史官或书记员。太保召公筑城后,在燕侯宫举行祭礼,赏赐贝给作册奂,作册奂用这些贝为他的父亲铸造礼器。

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吴小红团队对作册奂的骨骼、牙齿样品及墓内各类动植物遗存进行了取样和测定,计算得到墓葬形成年代的最大概率区间为公元前1045年至公元前1010年,进一步确认了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长度。

彼时,作册奂眼前的燕都城是怎样一幅光景?

在以往发现的北城墙遗迹以北约350米处,考古人员新发现了外城壕和外城墙,判定燕都是“两重城垣结构”,城址规模可达百万平方米。它的城圈结构、城市方向等规划特征,与地处周王朝中心的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相似。

从先周到西周,从中心到封国,从“宅兹中国”到“太保墉燕”,跨越时空的两座城揭示着古老文明融合统一的历程。城脉延续的背后,是文脉的不息。

“‘内外城’的结构体现了一种礼制,反映了中国早期营城建都的理念。”雷兴山说,这是分封制下国家治理、边地统治的有力见证。

“了解西周,不仅要了解中心,也要了解封国。”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、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晶说,燕都建成的时期是北京地区融入中原文化的关键转变期,此轮考古不只是局限于挖“宝”,而是更注重考古成果对中华文化溯源的系统价值。

以宫殿、水井等大型夯土设施为代表的高等级建筑群,为探索西周城市分区提供重要线索;体现燕侯家族墓地分布规律的成组大型墓葬,将为填补燕侯世系空白提供依据;平民墓地的古DNA研究实现了探寻古代社会关系的重大突破……

多重城垣、大型夯土建筑、青铜器、甲骨文等重要遗迹遗物在同一个封国遗址被发现,这对于西周考古来说意义非凡。

作为目前发掘时间最长、面积最大、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,琉璃河遗址见证了几代考古工作者赓续前行的奋斗历程。考古仍在继续,古人用四字铭文反复记录的事,终于在三千年后传来回响。
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8号林达大厦A座23层A室(100013)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